气调储藏原理及特点的介绍
(1)气调储藏原理气调库是通过控制水果和蔬菜储藏环境的O2浓度和CO2浓度,同时降低乙烯浓度,并适当控制储藏温度和相对湿度,把果蔬的呼吸及新陈代谢作用抑制到最低限度,使之处于“冬眠”状态,以达到果蔬长期储藏,又不失其鲜美可口风味和营养的目的。
(2)气体成分的调节方法采用人工方法使氧气降到一定指标,速度快,但需有相应的降氧设备运行。
①循环式降氧使用循环式气体发生器(把O2除掉,把多余CO2除掉后,将除掉的O2再输送回库内)。其特点:以库内空气做原料,可除O2、CO2、乙烯等有害气体,产生气体符合净化水平。
②冲洗式降氧封闭后不断抽出空气,送入N2,由N2稀释剩余空气中的O2,使其浓度达标,把库内O2量降低,多适用于垛封法(塑料薄膜)。充气就是用钢瓶,充人N2使库内O2降低,大量N2价格太高,所以要设冲洗式气体发生器,与冲洗式气体发生器配套使用的还有空气洗涤器(去掉多余CO2及乙烯等,用石灰、分子筛、活性炭),二者配合可快速降低库内02含量。
(3)气调储藏的特点气调储藏技术的特点可归于以下几点。
①低温实践证明,低温对抑制果蔬呼吸、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延长果蔬保鲜期十分有效,是其他各种因素所不能替代的,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
②低氧,同样,降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抑制果蔬呼吸、推迟后熟、抑制叶绿素降低、减少乙烯产生、降低抗坏血酸的损失、改变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降低不溶性果胶的变化等。果蔬气调储藏中氧的含量一般为2%~5%。氧含量过低时会产生厌氧性呼吸障碍,不利于储藏。
③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果蔬气调储藏中CO2的含量高达2%~10%,随着呼吸速度减慢,其作为呼吸机制的有机消耗随之受到抑制,从而延缓后熟、延长储藏时问。降低环境空气中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含量,还可以降低果蔬成熟反应速度,及微生物和某些酶的活动、抑制叶绿素分解、改变各种糖的比例,保持其良好品质。氧浓度过低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则会引起果蔬呼吸的正常生理障碍,产生异常代谢,使其品质劣变。
④较高的相对湿度库内空气相对湿度是果蔬气调储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相对湿度较高时,果蔬干耗减少,气调储藏库的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90%~93%之间,比普通高温库(如储藏水果)略高。果蔬在气调储藏过程中所产生的吸水或失水现象与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及自身所具有的渗透压值有关。因此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值十分必要,必要时需增设加湿设备。
⑤控制乙烯含量,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与气调储藏的目的相悖,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例如储藏苹果时,乙烯含量最高允许值为0.3%。研究表明,乙烯还会促进叶绿素的分解,对果实蒂分离有促进作用,往往造成蒂落后褐变,影响外观质量。
- 相关文章:
气调库的管理及使用的介绍 (2013-12-14 10:52:13)
- 留言列表: